河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2019年第4期-凯发k8国际真人

发表时间:2019-03-07  来源:河南文明网

  河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 

  (第4期)

  

  河南省文明办

  2019228

  【文明城市创建】

  ●洛阳市打造“书香洛阳”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宁陵县修村史扬家风 大力培育文明乡风

  ●方城县“三个注重” 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文明城市创建

洛阳市打造“书香洛阳”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洛阳市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部署,积极推进“书香洛阳”建设,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强化投入统筹推进。成立全民阅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制定《洛阳市“书香洛阳”建设提升实施方案》。市级财政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各县(市、区)投入4000余万元,完善提升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各县(市、区)图书馆为总馆、乡镇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为分馆、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为基层服务点,城市书房、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车为补充的总分馆服务体系,通借通还、方便快捷、服务规范的城乡“15分钟阅读文化圈”体系基本形成。

  完善设施健全体系。打造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发挥县级总馆在县域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通过分馆把优质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备、管理规范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全市共建成中心馆1个、总馆16个、分馆202个,市、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各级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287万册,年图书流通340余万人次,举办各类活动近千场,参与人数50余万人次。强力推进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七个一”标准,建成乡镇(办事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87个,完成率100%,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976个。提升改造一批“农家书屋”为社区书房。筹划提升“农家书屋”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为“社区书房”,纳入各县(市、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重视特殊群体需求,为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少年儿童配置图书,提供精准化公共文化服务。

  实施重点民生项目。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三贴近”科学选址。贴近群众生活核心区,按照“均衡布局、便民便利、突出特色”科学选址,优先选址交通便利、人流密集的核心位置。贴近群众休闲核心地,在广场、游园建设书房,让群众娱乐休闲之余享受阅读服务。贴近公共服务重点区,推动“书香洛阳”城市书房阅读服务点进公共服务场所,延伸服务范围。坚持高标准,强化建设运营管理。城市书房建设和管理服务实现“八统一”,即:统一书房名称,统一制作悬挂标识,统一开放时间,统一配置图书资源,统一配置自助设备,统一培训工作人员,统一服务标准,统一配置便民服务设施。坚持特色活动与弘扬主旋律有机结合。突出红色教育品牌,全部城市书房均设置党建图书柜。结合倡树家风活动,开展“弘扬优秀家风、打造书香家庭”“书写新气象、送出好春联”等活动。设立儿童阅读区,定期开展手工沙龙、亲子故事会等品牌活动,倡导少儿阅读和亲子阅读。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开展“经典诵读大赛”“书香洛阳·少年传承中华美德”“你购买我买单”等少儿阅读主题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5万余人次,品牌阅读推广项目影响广泛。运用“阅读 ”推动全市各级组织和行业把阅读推广与行业工作有机结合、把阅读元素与行业发展有效衔接。关注贫困地区儿童和留守儿童,号召社会捐赠图书10万余册,在贫困村建立“萤火虫书屋”。设定每月23日为“书香洛阳”主题读书日,与市电视台联合打造“书香洛阳·兰台读书会”,开设《河洛书香》《书榜点击》等专题专栏,持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惠及16.2万余读者。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宁陵县修村史扬家风 大力培育文明乡风

  近年来,宁陵县紧紧围绕“提高乡风文明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这一目标,通过村史馆建设、村史挖掘整理、文化墙建设、家风家训传承,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

  留住乡愁乡韵,讲好乡村故事。对全县364个行政村1084个自然村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编印《宁陵村史村训集》,详细记录村史构成、历史演化、自然地理、民俗风情等,为村民了解村史文化提供了资源。投资800余万元,建成张弓镇小吕集村史馆、石桥镇孙迁村史馆、乔楼乡八里曹村史馆等60多所村史馆。馆内分设了村情简介、幸福新村、运河名村、武术之乡、产业扶贫、移风易俗、民俗风情、方言俚语等版块,馆里陈列了各式耕种农具、粗布纺织机、青石碾子、老秤杆等,并借助展馆进行实地保护、展现,充分彰显其文化、科学价值,打造乡村记忆、留住文化根脉。

  村史文化上墙,打造乡村记忆。坚持因地制宜,贴近群众生活,积极打造“留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的“村史文化墙”。通过展现村史村貌、先贤故事、历史名人、红色记忆、道德模范、乡贤人物等,引导群众尚德明礼、崇文善学。充分吸纳漫画、国画、书法、歌谣等村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文化墙的内容进行特色设计。组织摄影爱好者免费为全村群众拍摄乡村“全家福”,并制作成大型巨幅喷绘悬挂在村内文化墙显著位置,以家风正民风、以民风促乡风。目前,全县共建成村史文化墙34个,其中省文明办资助2个,县自建32个,面积约9600平方米。

  开展特色活动,倡树文明乡风。展“晒家训村训、比家风村风”活动,在全县364个行政村倡导优秀村训、编立优良家训载入村史,推出一批家训村训的模范典型。倡导村民用微信写家书,组织“最美家庭”讲家风家训故事,推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规家教、注重家风村风的共识。春节期间,举办团圆饺子宴活动,选树“村贤”“孝贤”“好婆婆”“好媳妇”,大力宣扬“中国最美家庭”“中国好人”“河南好人”等先进典型。连续三年举办集体婚礼,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方城县“三个注重”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方城县着眼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重点在教育引导、典型带动、文化涵养上求突破、出实招,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注重破除陋习,营造新风尚。一是强化公益宣传。利用电视、网络、客户端、报纸等传播媒介,每天刊播移风易俗宣传片或公益广告不少于1条;积极发挥村级图书室、文化活动室、道德讲堂等阵地作用,定期开展文艺演出等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健全村规民约。出台《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对党员干部操办、参加婚丧喜庆活动进行明确要求。在全县178个行政村建立“一约四会”,定期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主题教育,“最美家庭”选树活动,不断强化干部群众自觉性。三是开展道德讲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传帮带”等形式,邀请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先进典型,以文明殡葬、家风家训、孝老敬亲为主要内容,开展“道德讲堂”专题培训10余期,着力提升干部群众道德修养。

  注重培育典型,树立新榜样。一是以道德典型为榜样。发挥“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等典型带动作用,深入乡镇、机关和企业做巡回报告,编印典型事迹读本1万余册免费向社会各界发放,激发群众道德自觉。二是以乡贤达人为榜样。通过“请回来、找出来、用起来”的思路,先后回归硕士及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80人,回归企业(项目)309个。大力开展宣传活动,鼓励回乡创业乡贤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三是以身边好人为榜样。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 十大孝星”“新时代好少年”等选树表彰活动,持续传播好人故事、培育好人文化、弘扬好人精神

  注重以文育人,注入新内涵。一是建强文化阵地。投资3.5亿元建成“四馆两中心”并向群众免费开放,建成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7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544个、农家书屋53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534个,广播电视信号综合覆盖率达100%。二是融入文艺创作。围绕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等主题,创作演出三弦书《还钱》《三闯火海》、歌曲《同心追梦》等一批文艺精品。是组织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春满中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等系列文化活动,参与群众达10万余人;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戏曲进校园”“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安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