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2019年第17期-凯发k8国际真人

发表时间:2019-10-28  来源:河南文明网

  河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

  (第17期)

  

  河南省文明办

  2019年9月13日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专刊】

  ●“中国好人榜”8月发布,河南10人上榜,入选人数位居全国第一

  “中国好人榜”8月发布,河南10人上榜

  入选人数位居全国第一

  9月2日,2019年8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甘肃省嘉峪关市举行,共有103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荣登该榜,河南省有10人光荣上榜。他们分别是——助人为乐好人:10年免费调解矛盾纠纷两千件的“三乡贤”王锦良、郭健康、马胜利;开办“爱心粥屋”,免费为弱势人群提供早餐的女企业家白馥榕;10年来每年拿出一半的工资资助困难群众的李献昌;致力公益助孤扶残的退役军人王中杰。诚实守信好人:55年信守承诺,义务守护“红军洞”的张爱华。敬业奉献好人:主动请缨担重任,顽强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好交警王敬东;20余载坚守初心使命,深入基层采写传播好声音的好记者曹全岭;带领村民奋斗20年,让贫困村变“全国绿化千佳村”的村支书刘训江。

  助人为乐好人:

  王锦良,1949年8月生,周口太康县人,太康县畜牧局退休干部;郭健康,1957年10月生,周口太康县杨庙乡孔楼行政村人;马胜利,回族,1962年7月生,周口太康县杨庙乡西街行政村人。

  凭借地熟、人熟、事熟和为乡亲们所信任,王锦良、郭健康、马胜利对村里各种矛盾纠纷掐得准“脉”,找得着“根儿”,摸得着“门儿”,他们从传统“老理儿”出发,从家庭亲情入手,凭借长辈身份和道德威望,用百姓的“法儿”,评百姓的“事儿”,解开了乡亲们一个个“心结”。10多年来,三位老人共成功受理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件,接待群众来访5000余人次,其中,仅幸福调解室成立以来就调解纠纷600余件,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解答有关咨询1500余人次,还协助政府化解了数起信访疑难案件。(周口市文明办报送)

  白馥榕,女,1966年10月生,郑州巩义市人,北京海马美尔地毯有限公司董事长。

  经过多年打拼,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白馥榕开始注重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经过4个月的筹备,2017年,爱心粥店开业,免费给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智障人、流浪人以及各类拾荒者提供早餐。在办好免费粥屋的同时,白馥榕还自发组织并办起了“爱心家园”,截至目前,已免费收留600多名来京看病的人员。她还在公司员工及附近爱心人士之间发起爱心衣物捐赠活动,将收集来的衣物消毒打包,寄给山区贫困群众。2012年到2015年,白馥榕向社会捐资捐物230多万元。(郑州市文明办报送)

  李献昌,男,1976年8月生,安阳市安阳县人,现任安阳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安全股股长。

  李献昌是个热心人,作为工薪阶层,他本不富有,但他却在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尽自己全部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以来,他坚持每年拿出一半工资,对45位孤儿、贫困学生、孤寡老人进行资助,这期间,他累计参加扶危济困捐款活动116次,捐助资金12万元,他的公益之路充满了艰辛,也伴随着快乐和他助人的笃定。自2016年组建“献昌爱心公益”团队以来,他带领志愿团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32次,为困难群众送去价值5万余元的物资。(安阳市文明办报送)

  王中杰,1978年7月生,驻马店平舆县发改委物价检查所职工。

  退役不褪色,助人不言悔。对于王中杰来说,做好事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一种习惯。从部队退役回到地方,他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2013年雅安地震,他尽最大努力为雅安献爱心。2017年他加入平舆蛟龙救援队,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义务搜救。王中杰还非常关心平舆县残疾人事业,多次帮助残疾人群体。从2014年开始,王中杰为平舆县双庙乡的两名孤儿每年每人帮扶2000元钱,一直坚持到现在,并承诺一直帮扶到孤儿大学毕业。多年来,王中杰一直致力公益事业,先后捐款近20万元。“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是我最大的幸福。”王中杰说。(驻马店市文明办报送)

  诚实守信好人:

  张爱华,1941年3月生,中共党员,信阳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村民。

  张爱华的父母都是老红军,自己也被党组织养育并培养长大。张爱华家的后山上,有许多红军洞,是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1964年春,有“大别劲松”之誉的老红军刘名榜回到郭家河乡。刘名榜交给张爱华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让她看好这些洞群。张爱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在接下来几十年里,张爱华把看守红军洞群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山上没有路,她就自己开路;村民有红军遗留物品,她就负责收集;有人破坏山体,她就制止。50多年来,她和丈夫潘国章就这样守护着红军洞群,呵护着这精神火种与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源源不绝。(信阳市文明办报送)

  敬业奉献好人:

  王敬东,1969年3月生,中共党员,新乡辉县市人,生前系新乡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三大队二级警长。

  在王敬东的职业履历表里,既没有高位要职的点滴记录,也找不到惊天动地的震撼事迹,但他脚踏实地,朴实无华,无论是在单位还是生活里,只要提到他,大伙儿总会亲切地喊他“敬东哥”。王敬东因病去世后,不管是他的同事还是领导,对他最多的是赞叹和敬佩。去年,新乡市创文工作正处在紧张时期,公安交警部门任务非常繁重,加班加点成为工作常态,但即使在多重家庭压力下,王敬东也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困难,从不言苦喊累,甚至带着白发老母亲上岗,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彰显了他崇高的敬业精神,最美的家国情怀。(新乡市文明办报送)

  曹全岭,1973年6月生,漯河市广播电视台广播网主任。

  参加工作20多年来,曹全岭一直在漯河市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从事新闻编采工作,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新闻事业。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他虽两度身患重病却仍坚持深入基层采访,创作出了一篇篇带着泥土芳香、弘扬正能量的新闻作品。“当记者,他有用不完的劲儿,无论白天深夜、不分节假日,一听到新闻线索,他就精神抖擞,冲在最前线!”说起曹全岭,同行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曹全岭常说,在新闻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才能用手中的笔为时代高声喝彩。(漯河市文明办报送)

  刘训江,1945年4月生,中共党员,原濮阳市范县辛庄镇毛楼村党支部书记。

  1983年,刘训江被选为毛楼村党支部书记。在支部大会上,他立下了“穷则思变,改变环境,挑战温饱”的誓言,带领一班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生产条件。经过一番番的艰苦奋斗,刘训江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毛楼新村,先后建起了教学楼、敬老院、柏油路、自来水、农电、路灯等公共设施,并对新村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美化,2000年年底,毛楼村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和“中州新村”。退休以后,刘训江积极发挥余热,在当地郑板桥纪念馆任馆长兼讲解员。虽然今年已74岁,但他常说:“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我要做一个永不卸套的老黄牛。”(濮阳市文明办报送)

【责任编辑:安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