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干头村风气正,则百业兴-凯发k8国际真人

发表时间:2021-05-06  来源:河南文明网

  编者按 

  美景、美德相互辉映,好人、好事相得益彰。

  近年来,灵宝市广泛发动、深入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好各个新文明实践站(所)的正向引导作用,各行各业涌现出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通过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倡树新时代新风尚等,积极弘扬主旋律、不断汇聚正能量,灵宝市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喜人。为展示灵宝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金城传媒》开设专栏,对灵宝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进行报道,以乡风文明为核心,挖掘、举荐身边好人好事,集中展示灵宝市移风易俗、文明行为等风采风貌,从文明的视角,讲好灵宝故事,为谱写新时代灵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良好文化条件,鼓舞全市人民以更加优异成绩献礼建党百年华诞。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起步之年。如何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如何让灵宝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快速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效能,是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又一张严肃的考卷。而对于经常与群众打交道的镇村干部来说,更是基层执政能力和农村治理水平的严正考验。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穿针引线,织出锦绣华章,不只需要巧手之技,更需要独具匠心。

  尊老敬老,蔚然成风 

  西阎乡干头村个不足800口人的小村,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村治理方方面面的琐碎事,他们一样没少。

  这里曾是省级贫困村,三年来了两任驻村第一书记。眼前的第一书记杨琼,人高马大,心思缜密,说起干头村的帮扶工作、项目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他张口就来。

   

  4月9日,记者跟随市文明办同志到该村进行实地走访,正遇上村里热闹的时候。群众先是敲锣打鼓,接着又扭起了秧歌,村文化大院里洋溢着一派喜庆欢乐的气氛。不逢年不过节的,这是?乡党委委员赵阳为我们解开了疑惑。原来,今天他们要在这里举行“学党史 感党恩 行孝道 树新风”主题活动。他介绍说,结合本村实际,今天活动内容之一,就是要通过党史学习牢记初心使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其二,就是要大张旗鼓宣传好人好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村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其三,就是要号召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群众代表等积极参与为老人包饺子活动,培植为民服务情怀,增进邻里之间感情,继承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一举多得。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天活跃在文化大院里的忙碌身影中还有一群分工明确、合作默契的“厨娘”们。只见她们有条不紊、动作娴熟地切菜、凉拌、装盘,擀面片、调饺子馅、包饺子、下饺子……与往常不同,白发苍苍的老大娘也参与其中,手上沾着面粉,脸上洋溢着笑容。村主任张少宾介绍说,以前老人不用动手,只需要坐等吃现成的就行。时间长了,大家觉得不好意思。这次让老人参与包饺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锻炼老人的手指灵活性,还能让她们有成就感,自己动手体现了价值,她们都很开心。

  “你们是几点过来的?”记者问。“早上七点。”正在包饺子的大姐回答。“实际上,我们昨天晚上已经开始准备,腐竹、莲菜这些菜都要提前整好,不然今天就有些慌张……”驻村第一书记杨琼告诉记者。

  一番忙碌过后,凉拌腐竹、蒜泥黄瓜、香菜火腿肠、莲菜、蜜汁蚕豆,外加一盘红椒油咸菜丝,6个凉菜全部备齐,都是大家平时喜欢吃的家常菜。村里的老人们陆续前来,能者多劳,而不会包饺子或手脚不方便的老人们,则围坐在桌子旁一边聊天一边等着吃饺子。而书记、村长、党员干部则成了“服务员”,端盘子、端饭、发筷子,招呼老人,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不同姓不同族的乡邻们,因为一场饺子宴,俨然成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大家庭。粗略统计,今天这场别开生面的饺子宴,到场的大约有百人。

  据了解,每年重阳节为老人包饺子是干头村两委坚持十多年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同时,他们还不定期组织为老人免费理发、过集体生日等活动,不断丰富载体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促进良好村风形成。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该村已经蔚然成风。

  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今天他们大张旗鼓宣讲的好人好事,主角就是全村人都熟悉的村干部。事情经过如下:2月2日晚,家住阳平镇伍留村的狄柏树大爷骑着三轮车从灵宝市区卖完核桃回家,由于天黑视线不好,行至干头坡时不幸车翻人倒,他被压在三轮车下动弹不得。路上车来车往,情况十分危急。刚从村里开完会准备去香菇棚里干活的村干部张少卫正巧路过,连忙喊来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平、村主任张少宾帮忙抬车救人。不到10分钟老人被救出,他们关切地询问老人身体情况并帮忙联系家人。看到老人身体无大碍后,张少宾又从旁边的菌棒厂里叫来叉车师傅帮老人把三轮车拖出。七十多岁的狄大爷感激不尽,问起他们姓名,村支书朗声回答:“人没事就好,赶紧回家吧。不要问我们叫啥,我们也不需要感谢,我们都是干头村的共产党员。”

   

  2月3日,狄大爷和老伴带着绣有“见义勇为 贵在今朝”的锦旗,托人四处打听,专程到干头村表示感谢。此事不仅在微信群获得大家纷纷点赞,也在附近村邻中传为佳话。

  “今天我们借这个难得机会,来宣讲这个好人好事,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是为了积极倡导大家崇德向善,多做好事,弘扬正能量。”村支书张世平接受采访时说。

  村主任张少宾告诉记者,干头村一直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每年都会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还有“脱贫致富能手”“美丽家庭”等道德模范给予奖励,今年将要表彰的就有20多个。

  淳朴民风,重在养成 

   

  干头人朴实、厚道。遇到婚丧大事,至今还保留着左邻右舍相互帮忙的情形。为了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解民忧,同时也是为了遏制相互之间浮华攀比的不良风气,倡树节俭办事、杜绝浪费的文明新风,村两委经研究决定,由村里出资统一购置了灶具、餐具、桌椅板凳,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具体事宜由红白理事会负责日常管理,无论家庭情况如何,从不厚此薄彼,全都一视同仁。

  仅这一项,就为群众大概节省了三四千元开支。

  除此之外,村里还将平时闲置的舞台经过简单改装,安上彩钢板做墙,开有窗户,免费提供给群众作为待客场地,不但刮风下雨都不受影响,还省去了一笔搭棚的费用。遇到一年一度村里唱戏的时候,他们再组织人把彩钢墙拆卸下来,还原成舞台使用。

   

  问起这样做的初衷,村干部告诉记者,反正平时闲置没用,不如为群众办点儿实事好事,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没有个事情呢。群众方便了,我们心里也高兴啊!

  风气正,则百业兴 

  在文化大院的墙上,是手绘的墙体画,旁边“和为贵、善为魂、勤为本、国为家”12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全体村民共同坚守的价值追求和遵循的日常行为准则,并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淳朴的民风。风气正,则百业兴。村干部告诉记者,为了提高香菇品质和经济效益,干头村今年正在完成香菇产业升级,技术上由最初的林下种植改为如今的大棚种植。2021年总量发展到150万袋,预估年产值1200万元。村里不但拥有食用菌合作社、祥盛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香菇酱加工厂等龙头企业,实现香菇全链条生产,还有一二十台农产品烘干设备,可以对香菇、金针菇、槐花、榆钱及一些常用蔬菜进行脱水处理以便延长保存期限。据了解,这些企业还解决了群众就近务工需求,人均年收入大约1.2万元。

   

  良好村风形成文明乡风,因势利导是关键。在市文明办指导下,西阎乡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和新文明实践站建设,通过开展邀请道德模范进村巡讲、文明家庭、四德人物、“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制作“讲文明 树新风”工艺广告、组织普法及科技培训等各种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有力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成功创建各级文明村21个,2020年新申请创建灵宝市级文明村5个,2020年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授予“三门峡市级文明乡镇”荣誉称号,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安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


"));
网站地图